解酒有良藥

來源:健康知識 日期:2024-09-18

酒逢知己千杯少。在不同的場酒都合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,比如招呼親朋好友,搭建合作關(guān)系,筑牢同事間友誼。酒在身體中也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,少量的飲酒能行氣活血,但酒精畢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,特別是肝臟,所以在古代就已經(jīng)對“解酒”有相關(guān)的闡述。

葛花

葛花始載于《名醫(yī)別錄》葛根項下,曰 :“……花,主消酒。”

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記載 :“葛花,能解酒毒,葛花解酲湯用之,必兼人參。

《滇南本草》 :“治頭目眩暈,憎寒壯熱,解酒醒脾胃,酒毒酒痢,飲食不思,胸膈飽脹發(fā)呃,嘔吐酸痰,酒毒傷胃,吐血,嘔血,消熱。”

【葛花的來源】

本品為豆科葛屬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(Willd.) Ohwi 、或甘葛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. 的花。立秋后當(dāng)花未全放時采收,揀去葉,曬干。
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

甘,平。歸脾、胃經(jīng)。

【功效主治】

解酒醒脾,清熱利濕,保肝利膽,止血。用于酒毒傷中,不思飲食,嘔逆吐酸,煩熱口渴,頭痛頭暈,脘腹脹滿,吐血,腸風(fēng)下血。

【藥典用量】

4.5-9g

【注意事項】

1. 無酒毒者不可服。服之損人天元,以大開肌肉,而發(fā)泄傷津也。

2. 因酒已成弱者,禁用。

枳椇子

枳椇子在《滇南本草》中提到“治一切左癱右瘓,風(fēng)濕麻木,能解酒毒;或泡酒服之,亦能舒筋絡(luò),久服輕身延年。化小兒疳蟲,健胃養(yǎng)脾”

【來源】

本品為鼠李科拐棗屬植物北枳椇 Hovenia dulcis Thunb. 、枳椇 Hovenia acerba Lindl. 和毛果枳椇 Hovenia trichocarpa Chun et Tsiang 的成熟種子。亦有用帶花序軸的果實。
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

甘,平。入胃經(jīng)。

【功效主治】

解酒毒,止渴除煩,止嘔,利大小便。

用于醉酒,煩渴,呃逆,嘔吐,二便不利。
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

醉酒,煩渴,嘔吐,二便不利。枳椇子善解酒毒,清胸膈之熱。治醉酒,煩熱口渴,嘔吐。可單味應(yīng)用,亦可配伍葛花、綠豆煎湯飲服。若嗜酒過度,熱積于中,津液虧耗,煩熱口渴,二便不利,可配合知母、麥冬、麻仁等同用。治傷暑煩渴,本品可配竹葉同煎服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內(nèi)服:煎湯,6~15g;或泡酒服。

【注意事項】

脾胃虛寒者禁服。

枳椇子具有解酒的功效,研究表明酒前服用比酒后服用效果更佳,其通過促進(jìn)乙醇經(jīng)ADH(乙醇脫氫酶)代謝,提高ADH的活性,從而對乙醇急性中毒起到保護(hù)作用。

雖有藥物可以護(hù)肝解酒,但豪飲易傷身,大家還是要注意飲食,切勿酗酒!

【參考文獻(xiàn)】

1. 李松、趙丹等.解酒中藥之葛花[J].《首都食品與醫(yī)藥》,2015(17):49

2. 臨床用藥須知[S].中藥飲片卷,2020年版:570